|
|
|
|
|
|
|
|
|
|
|
|
|
|
要让“国潮风”吹进心坎里
来源:武汉文明网       责任编辑:肖 佩珊       发表时间:2021-09-13

  近年来,“国潮风”劲吹,从各类文创产品到诸多文化节目,从经典国货焕新升级到“中国智造”火爆流行,“国潮”不断跨界、“破圈”,尤其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动能和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效能,“国潮”澎湃之势持续增速提档,成为具有强大辨识度和支持率的流量IP。

  “国潮”不单指传统文化,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用时尚流行文化进行赋能,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实现“国”与“潮”的有机融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文化气质和多元产业形态的消费风尚。“国潮”正在进入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无论是复古革新的老字号,还是创新突变的“新国货”,都在努力从“国潮”中寻找崛起的契机,并且“国潮”也已突破产业圈层局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各领域,很多年轻人会通过录制短视频、创作国风音乐、展示国风舞蹈等形式展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国潮”跨领域、跨行业、跨业态的融合趋势日趋显现。

  “国潮”背后是愈发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跟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国潮”之所以涌起,关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热爱和尊崇传统文化,进而将这种审美取向和价值导向传递到生产消费娱乐等各个领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文化自信提高的同向而行。与此同时,老字号和“新国货”也积极接力文化势能和消费升级,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品质能级,顺应和满足消费者的喜好和期待,通过“国潮”产品进一步增强价值归属和身份认同,让文化自信为“国潮”澎湃提供强劲动能,形成内外互促的正向循环。

  “国潮”能否实现从“爆红”到“长红”,关键看能否保持竞争力。在当前“国潮”火爆之下,同质化、粗浅化、短视化等隐忧也已显露,要解决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必须要加大对传统文化意蕴和价值的深入挖掘,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业态和产品创新,强化品牌管理和品质内控,吸引和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同时充分利用AR、人工智能、全息影像等数字信息技术,丰富“国潮”产品的展现方式和业态形式,使“国潮风”能够持续吹进消费者的心坎里,让“国潮”保持更加旺盛且持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来源:武汉文明网)

图片文章
  • W020180816424402209470.jpg
  • 24c5264d-024d-4921-a036-1f58e497d56d.jpg
  • res01_attpic_brief.jpg
  • 1535336104375-3e1j2cqdntn-1.jpg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人才招聘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郴州文明网©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