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改革开放40周年】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共建美丽郴州
来源:郴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郭嘉青       发表时间:2018-09-27
湘南翠屏、天然氧吧王仙岭云海。图片来源:郴州日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图片来源:郴州日报
  926日举行的“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发布会上,中、省、市媒体纷纷聚焦改革开放40年以来,郴州市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地质环境修复、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区别等方面工作成果。市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住建局、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一一作答,细数其在相关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

  郴州电视台记者: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作为总要求之一摆在重要位置。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请问林业部门如何发挥作用助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群伟:林业的主要领域在农村,从业人员主要是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林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具体来说,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林业产业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实现林农增收。要巩固提升植树造林、种苗花卉、家具制造、森林旅游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森林碳汇、林权交易等新型业态。

  二是保护修复农村生态。大力实施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湿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恢复再现乡村过去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实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自然生态系统良好运转。

  三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优化乡村林木布局,重点推进乡村路边、水边、房边绿化美化,改善林种树种等林相结构,广植彩叶树种,打造不同季节不同森林景观,让广大乡村更生态宜居。

  四是培育乡村生态文化。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建立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引领乡村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掘、大力扶植、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不断丰富乡风文明的内涵,并为广大乡村乃至全社会树立榜样和标杆。

  红网记者:2013年,郴州市获批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并于2017年顺利通过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请问郴州市探索形成的南方山丘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郴州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树茂:近年来,郴州市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形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一三六八六”经验,即高举“一面旗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抓住“三个根本”(民生、生态、转型),坚持“六化理念”(雨洪资源化、城市海绵化、水域景观化、工程生态化、水系网络化、治理系统化),推进“八水同兴”(河湖水引城来、江河水拦起来、降雨水蓄起来、地表水串起来、地热水活起来、污染水净起来、景观水靓起来、水文化扬起来),着力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等水问题,探索出了具有郴州特色的南方山丘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六个模式”。

  一是“调产业、控污染、绿矿山、净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水治理模式。创新涉重金属矿业整合模式,强力推进矿业整治整合和关闭重组,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将矿区生态修复区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在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南方有色金属研发中心”。传统资源型产业逐步实现从粗向精、从地下向地上、从国有向民营、从黑色向绿色、从传统向现代的“五个转变”。

  二是“个性鲜明、主题突出、国际知名”的天然温泉水开发模式。以汝城县为龙头、市中心城区为重点、各县市区和各类特色镇为支点布局温泉开发利用,着力开发建设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文化产业园、温泉风情小镇、温泉度假村等温泉休闲旅游产品,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温泉之城”,使温泉成为我市生态水城的一张特色名片。

  三是“同源、同网、同质、同价”的城乡居民饮用水建设管理模式。打破城乡二元供水局面,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解决全市广大农村饮水问题,实现从喝上放心水到喝上优质水的转变。

  四是“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村房规范”三重示范作用的乡村生态水治理模式。郴州西河综合治理工程秉承“系统治理”的理念,涵盖了西河沿线 17个行政村,把西河打造成了生态、小康、幸福的风光带,使其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带、城乡统筹示范带和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示范带。

  五是“一轴五带、十城百景”的城市景观水提质模式。“一轴五带”是以东江为主要水系构成的生态轴以及舂陵江、武江、郴江、西河、永乐江水景观,“十城百景”是在市中心城区和 9个县市所在地,依托湖泊、水库、河流和温泉构建的约100个水生态景观。全市已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家、省级水利风景区6家。

  六是“分段式建设经营、保底式收益保障、综合式建设管理、联合式监管协调 ”的工程经济水建设经营模式。宜章县莽山水库为全国172 个重大水利项目中第一个成功实现 PPP 模式建设经营管理典范。

  郴州日报记者:郴州市矿业开发历史悠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恢复治理工作存在老账未还新账又欠的现象。针对矿山修复治理难度大这个问题,郴州如何做好地质环境恢复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何泗明:近年来,我市针对矿山修复治理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近十几年矿山整顿整合成果,强力推进矿产资源集约绿色开发。继续推进矿产资源整顿整合,从源头上遏制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通过整顿整合,使全市采矿权数量和矿产开发布局不断优化,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积极开展绿色矿山活动,不断推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充分利用我市争创自然资源部(20182020年)在全国创建50个市(地)级绿色矿山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在所有矿山企业全面推行地质环境综合防治方案评估、完善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和恢复治理验收制度。力争到2020年我市大中型矿山全部创建绿色矿山,小型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管理。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充分抓住绿色矿业发展的机遇,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矿地和谐为主要目标,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基本要求,将绿色矿业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融合。

  四是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落实矿山企业恢复治理主体责任。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关键要充分调动矿山企业的积极性,加强行业自律,促进矿山企业依法办矿、规范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建设企业文化,使矿山企业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矿地和谐的外在要求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自觉承担起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土地复垦的主体责任。

  今日郴州记者: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居民的生活方式也由分散渐趋集中,小城镇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染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是有效地净化污水的途径之一,请问我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小平:目前,我市共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41处,总处理能力7.7万吨/日、配套管网546公里,其中已建成污水处理规模大于或等于1000吨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0处(石盖塘镇、栖凤渡镇、良田镇、五里牌、兴宁镇、马田镇2处、暖水镇、三江口镇、沙田镇)。2018年我市计划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13个,续建4个,新增处理能力5.2万吨/日,新建配套管网182公里。截至8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7356万元,其中沙田镇污水处理厂已完工,流峰镇、樟市镇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前期工作,苏仙区飞天山镇等14个污水处理厂正在开展立项、地勘、设计、征地等前期工作。通过近几年努力,我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逐步落实了东江湖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苏仙区被列为全国污水统筹治理示范县(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并多次在全省推介先进经验。

  新华社新华网记者问:近年来郴州市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等,老百姓都有切身感受,那么,目前正在创建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与之前成功创建的国家园林城市有什么区别?

  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满生:20153月,我市启动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郴州市发展战略重要内容,并作为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和生态郴州建设的重大举措。明年将会是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收官考核之年。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住建部在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开展的创建活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升级版,创建标准、申报评审办法有明确的规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一是申报与评审管理方面。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在国家园林城市基础上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申报每两年开展一次,偶数年为申报年,奇数年为评审年。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需对照《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进行等级评价并达到Ⅰ级标准,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3年以上,并获得国家节水城市称号。评审方面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较国家园林城市还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统一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由专业的社会调查机构具体实施。

  二是指标方面。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较国家园林城市在核心指标上要求更高。国家园林城市有8大项,56小项指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7大项,46项指标。与国家园林城市评比中侧重城市的园林绿化指标不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评选更注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套十分严格的考核标准,其中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通过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宜居指标体系反映出的最佳城市形态。

  三是数量方面。1992年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以来,全国国家园林城市已有350余个。但目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仅有11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含金量最高的城市荣誉,既是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园林城市内涵的深化和拓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综合水平的提升、城市为民服务水平的提升。

  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改善全市环境质量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对于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我市地处南岭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晴多旱、冬寒期短、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的特点,境内土层肥厚,植被丰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古有“四面青山列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之美誉。其次,有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指标优势。我市大部分指标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时候,已经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并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截至2017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30%、绿地率达41.88%,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5/人,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优美的园林景观格局。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有128个公园、游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62%。中心城区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89.03%。这些指标均已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

  依托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我市正在创造宜居、宜游、宜商、宜学、宜业的优美人居环境,也向外界展示,我市城市建设理念正在实现历史性的飞跃。(来源:郴州日报 通讯员 陈骏原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人才招聘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郴州文明网©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