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郴州非遗文化——大布江拼布绣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郴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丁圆圆       发表时间:2018-01-22

学生学习拼布绣的成果。图片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在给学生讲解大布江拼布绣的制作。图片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提到“拼布绣”这三个字,现代都市人也许会感到陌生,但说到民间的口水珈、背带和肚兜兜,几乎人人皆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人,一看到这些物品就会勾起童年无尽的恋旧情怀。然而,会拼布的民间艺人已寥寥无几,大布江拼布绣在当今流行文化潮流下,却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自身也实现了良性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实现了非遗项目与市场经济的接轨。是什么,让这门几近失传的技艺焕发出新活力?近日,笔者走进郴州市永兴,走近大布江拼布绣。

  传承:小拼布在创新中“觉醒”

  郴州永兴大布江乡地处罗霄山脉。在漫长的岁月里,当地人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身上的穿戴全靠女人一双手,她们用各种颜色的边角布料拼出漂亮的衣袜鞋帽,拼出能表达自己情感与追求的花纹和图案,由此产生了拼布绣。

  时下,在当地,制作拼布绣最有名的人是大布江乡虎居坑捡冲组的廖丙凤,也正是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的奶奶。现年86岁的廖奶奶,依然手法熟练,目光有神。除了奶奶,妈妈、姑姑、婶婶们都是拼布绣的好手。受家庭熏陶,何娟从小便喜欢上拼布绣,也喜欢模仿奶奶和母亲,学着做一些手袋、香包等拼布小物件。

  “我的奶奶、妈妈都会这门手工艺术,可以说是‘三代同堂’,如此古老而可爱的民间艺术,如果让它自生自灭,实在太可惜。”何娟告诉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大布江拼布绣,是她心中的头等大事。

  2008年,何娟毅然从深圳辞职回到家乡,向民间艺人虚心讨教。在掌握了一些传统的拼布技术之后,何娟经过不断努力、摸索、创新,把传统的手法与现代的一些技巧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近两年,何娟带领团队建立了3个固定传习所,设立了4个固定展厅,培训合格“绣娘”200多人。同时,她还找到了一批特殊传承人,在永兴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爱心传承基地”,义务为聋哑儿童传授拼布技艺,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提供一条谋生之道。她希望,把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就业孵化点,让孩子们在快乐学的过程中,将来把拼布绣作为一项谋生技能,代代相传。

  同时,为了保护、发掘和传承这一传统项目,永兴县县、乡两级成立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长期保护计划,由财政每年拨给该项目保护经费4万元,现由该项目的传承人何娟女土牵头,创建大布江娟娟拼布艺术坊,作为该项目传承发展基地。2013年大布江拼布绣被湖南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发展:边角布料“讲述”精彩故事

  10多年前,何娟来到深圳打工,一个女老板偶然看到何娟的一个半成品拼布绣而爱不释手,这让何娟格外掂念起家乡的拼布绣来。

  一次偶然,何娟在郴州遇见了一个同村的老乡,言谈之间提及大布江的拼布绣,这更与自己先前的梦想不谋而合。

  在这位老乡的热情鼓励下,何娟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拼布绣梦想之旅,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2009年上半年,何娟以传统的针法和色彩,掺入现代气息的画面,耗时1个多月精心制作了一幅大型版画拼布作品《待嫁的新娘》,在2010年全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获得该次赛事的银奖。这幅作品,让她一绣成名,也正是她梦想征途的起点。

  如何让小小的布料“演绎”精彩故事,是拼布绣生存发展的基石。

  2011年,何娟注册大布江拼布娟娟艺术坊,从此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从立意到针绣,何娟精益求精,为补缺绘画上的短板,他多方求贤,到处学艺创作,一幅幅精品在她的针下“诞生”。

  让拼布受到更多的关注与认可,才能让这个几百年的文化遗产走上市场。从这一年开始,她不遗余力地参展,并独创回转针法,绣出来的作品很有立体美感,布与布之间看不到搭口,针法巧妙多变,色彩无限发挥。在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何娟的拼布绣作品《时机已到》,作为湖南、郴州唯一参展项目的代表作品,获得该次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今年6月,作品《韶山杜鹃红》在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开园活动中再度惊艳会场,受到省文化厅领导高度评价,也正是这一机会,大布江拼布绣项目入选湖南省文化厅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之一,何娟作为该项目的省级传承人,于今年十月底赴澳大利亚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拼布绣走出了国门。

  开拓:小拼布走市场闯出“大作为”

  在去悉尼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之前,除了带去传统的展示作品,还要带点什么创意作品呢?何娟左思右想。一次偶然,手机壳让她有了灵感。最后,她做了一对情侣套装,名为梦在柳眉,壳上印有昆曲脸谱,取自昆曲牡丹亭的爱情故事。

  果然,拼布绣手机壳来到悉尼,就引起了外国友人强烈兴趣。“悉尼大学的留学生还想与我合作,做手机壳代理。”何娟开心地说。

  微信朋友圈里满满都是“赞”,何娟创作的拼布绣手机壳开始火了。一位手机批发商慕名找上了她,订了6万大单。

  作为拼布艺术传承人的何娟全身心投入到拼布绣世界里,在精心创作作品和扩展市场的同时,何娟善于运用互联网模式,在网上建博客,在网站注册“爱莲拼布坊”。她还与淘宝合作开启众筹,通过网络这个大平台推介拼布艺术。何娟的拼布绣作品引起了很多网民尤其是一些沿海企业的关注。厦门客商曾红艳已与何娟达成了200万件初步合作意向,届时,将走进国际市场。

  拼布绣手机壳的火爆,让她看到了市场的前景,如何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何娟告诉笔者:“首先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这一群体有200多人,还能维持。如果市场打开,就借助政府扶持,启动万人就业工程。”

  因为创新,何娟已经把拼布绣从过去的实用品“变”成了时尚的艺术品,不仅融入文化元素和紧跟时尚的拼布绣,还以布为媒介,产生了不菲的经济价值。2014年,大布江拼布娟娟艺术坊共收到100多万的订单,销量空前火爆。11月,她将带着作品奔赴武汉参加中国长城非物质文化展览。

  大布江拼布找寻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契入点,有效放大文化价值,产生经济效益,闯出了一片艳阳天。(来源:郴州新闻网 通讯员 许群飞 曾翔 何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人才招聘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郴州文明网©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