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郴州嘉禾民歌飘出国门 发扬民间传统文化
来源:郴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何 睿       发表时间:2016-08-25

   今年以来,由嘉禾县一群“下里巴人”编排演唱的地方小歌舞,接二连三地在国内外赢得赞许与掌声。

  一个仅有699平方公里,全省地域面积最小的县市区,“草根”文化为何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近日,笔者深入其中,采撷了一些“露珠”和“浪花”。

  民歌“飞”出国门外

  嘉禾是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嘉禾民歌享有“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北有桑植,南有嘉禾”之称,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昆的发祥地之一。2009年,嘉禾伴嫁歌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7月27日,在俄罗斯索契市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合唱大赛上,由湖南省知青艺术团合唱的嘉禾民歌《日头出来晒杨家》等歌曲夺得世界合唱比赛老年组冠军,让嘉禾民歌再次走出国门,唱到了欧洲。据悉,2011年11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世界民歌大赛和2012年7月在美国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中,演唱者又以演唱嘉禾民歌分别获得了第一名和银奖。

  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专程到嘉禾县拍摄了《悠悠伴嫁歌》专题片;2008年,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组深入嘉禾县采拍并创作了两集嘉禾民歌短剧《嘉禾恋歌》等;著名导演王钢在嘉禾进行实地采风后,曾深有感触地说:“我走南闯北,听过许多的民歌,总觉得,西藏的民歌是天上的歌,嘉禾的民歌就是地上的歌,狂放中带着野气,有血有肉有情,是研究我国妇女解放,是研究社会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等各种学科的一个标本与活化石。”

  一次次地向外推荐,使嘉禾民歌越唱越响亮,不仅唱响了京城,唱响了神州大地,而且,还唱出了“国门”。

  草根艺人爱唱乡土小戏

  嘉禾文艺氛围浓厚,草根艺人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该县以文化兴县为抓手,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办法,一手抓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先后举办了面向全国的嘉禾民歌(词曲)有奖征集大赛;整理出版了《嘉禾伴嫁歌》《嘉禾花灯》《嘉禾戏曲》等专集,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8至15场的嘉禾民歌汇演大赛。一手抓传统文化的改良与打造,专门组建了嘉禾县禾仓演艺有限公司,每年均要拿出100多万元的资金,重点打造或包装一台具有嘉禾特色的嘉禾民歌民俗剧、嘉禾花灯小调等。

  在嘉禾采访,每次谈到草根艺人,人们都会讲起该县土生土长的彭晓宁和曾秀英这对“黄金搭档”。他们都是十几岁就开始“说学逗唱谈”,没有进过正规院校,全靠自学成才。但他们的台上功夫,不仅让“乡下人”笑开了怀,还一次次赢得了国内外著名专家的好评。据统计,在近20年的时间里,由他俩主演的花灯、小品、戏剧、歌剧等节目达90多部,其中小品《屋顶上》《老憨进城》《摊灯》等精品力作,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嘉奖,花灯戏《留守嫂子》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第十届艺术节演出并获奖。

  在传统习俗中,婆婆是极力反对儿媳妇去演戏、跳舞的。而在嘉禾,就有许多的家婆,不但支持儿媳妇去演戏跳舞,而且还经常同台演出。该县龙潭镇上宅村的胡五云老人就是其中一人。村里办起了花灯剧团后,她便经常带着媳妇张梅到县内县外一同上演独具嘉禾特色的花灯戏,被乡里乡亲传为了佳话。

  截至今年8月,该县常年活跃在城乡的民间艺人达2500多人,其中有伴嫁歌队32个、腰鼓队28个、狮龙队27个、各类戏班子21个,给该县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壮大注入了活力。

  墙内开花墙外香

  近年来,随着嘉禾歌、舞、曲的“走出去”,其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关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都把嘉禾民歌作为经典教材,教学生传唱。

  近年来出版的《中国歌谣集成》《中国民歌》《中国曲艺志》等书刊,均收入了大量的嘉禾民歌,《芙蓉镇》《山道弯弯》《梦牵故乡》《嘉禾恋歌》等影片,均采用了原汁原味的嘉禾民歌。目前,还在传唱的嘉禾民歌有2100多首。

  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国家一级演员郭为民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感慨地说:“我这一辈子都与嘉禾民歌有缘,曾在北京演唱过嘉禾民歌代表作《半升绿豆》。现在,我只要出外地搞演出,就必唱嘉禾民歌。”

  更令人可喜的是嘉禾民歌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染濡和哺育了一大批的名人名家。其中,有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家徐伯阳(徐悲鸿的儿子)、《阿诗玛》的作曲葛炎、歌剧《江姐》的作曲羊鸣 、《挑担茶叶上北京》的作曲白诚仁,以及民歌、民舞研究专家荣培羽、邹影焰、龙平、夏俊发、赵建民等人都来嘉禾体验过生活,吸取艺术营养。特别是著名作曲家王佑贵曾在该县坦坪镇石富冲村体验生活达半年之久,后把嘉禾民歌的韵律用在了《春天的故事》里。全国著名导演谢晋及刘晓庆、张也、潘军等人也曾来嘉禾采风,体验生活。

  嘉禾民歌,犹如一朵奇葩,它不再“待在闺阁人未识”,将在民族艺术的殿堂里,声名远播。(通讯员 尹振亮)

图片文章
  • 172839_conew1.jpg
  • 苏仙岭.jpg
  • 北湖公园(6)_conew1.jpg
  • 4148_nEO_IMG.jpg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人才招聘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郴州文明网©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