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郴州市湘南中学搭建教研平台 让每位教师成为主角
来源:郴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梁焕鑫       发表时间:2017-12-26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把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联系起来,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教师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学校应该通过教研平台的搭建,让教师在自身成长中找到坐标,燃起自主发展的激情,从而让教师在成长中得到激励。学校也应该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来抓,这样才是最有效、最有生命、最为根本的做法。

  为此,郴州市湘南中学搭建了“公开课平台”“业务竞技平台”“课题科研平台”三个平台,让每位教师积极参与,找到展示自己的平台,从而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职业幸福度。

  打造全校性公开课平台

  让教师间的业务交流更纯粹

  从2014年开始,学校着力落实郴州市中小学管理手册提出的“八个一”中的“每学期执教一节公开课”,打造全校性公开课平台。其最终目的是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对教学起正面导向作用。

  首先,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湘南中学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供听课教师在评课时参考。在此标准的规范之下,在公开课活动中,上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把控上有了明显改善,学校的教学风气明显得到改善。90%以上的教师能在上课第一道铃响之前就到教室准备,做好候课工作;98%的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100%的班级搞好教室卫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整洁、有序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执行“湘南中学一节好课”的标准,公开课活动有了导向性,全校教师都清楚上好一节公开课应该注意的步骤和环节。

  在评课时,学校特别强调教师要在课堂上搭建学习平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的“两心一线”课堂教学思路。因此,在公开课的推动下,学校课堂逐步走出了“老师一言堂”的“满堂灌”模式,老师们根据不同科目、不同课型,精心设置各种活动,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千变万化,评价课堂不能用简单机械的标准。但“湘南中学一节好课”标准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近几年,学校先后有曾波、龙筠等老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比武一等奖,侯移民等5位老师获得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高1704班代表我市在湖南省第二届中学生建制班合唱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张蕊、陈灵艳等8位老师获得全市教学比武一等奖。

  打造业务竞技平台

  让教研活动充满活力

  公开课平台是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展示的大众化平台,完成了公开课算是完成了基本的规定动作,可不同的教师又各有特点,学校还应该给教师一个自选动作的平台,通过业务竞技让参赛的优秀教师相互切磋,提供示范,从而整体提升教师的上课水平。为此,学校搭建了“黑板粉笔字网络投票比赛”“印象最深的一节公开课征文比赛”“微课制作比赛”“风采朗诵录制比赛”“说课比赛”“教育故事征文比赛”“与高三年级同步测试比赛”“全校教学比武”等业务切磋平台。为了不给教师带来太重的负担,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其中的一项,其余的时间观摩学习其他教师的竞技。每位教师都有任务,每位教师都成为活动的主角,每位教师都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黑板粉笔字网络投票比赛以公开课为载体,教师在公开课后由教研室派专人对课堂上的板书进行拍照,然后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进行投票,以此让每位教师关注课堂板书。由于借助了微信等网络平台,此项活动每次都能获得超过数十万次的点击量,既调动了参赛教师的积极性,又巧妙地展示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很好地宣传推介了学校。

  “微课制作比赛”和“风采朗诵录制比赛”,由教师自己制作,以赛促研促培,旨在让参赛教师能够通过借鉴优秀经验,更新理念,提高技术,有效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应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发展,使“翻转课堂”“讨论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协同学习”“按需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教学与学习方式得以开展,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印象最深的一节公开课征文比赛”和“教育故事征文比赛”,要求每位参赛教师把自己的想法和故事写出来,让大家相互学习交流,让教师之间进行深层次的感悟交流,同时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对公开课和自己过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重新审视,发现其中细微的教育蕴涵,从而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身的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生活的深层,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显现其并不平凡的教育意义,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全面成长。

  打造课题科研平台

  让教师内化提升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健全机构,明确分工,完善制度,从学科组到备课组,从教研组到子课题组,从干部到教师,上下齐动员,全民皆研究。所有校长和中层干部做一个课题负责人,所有教师都参与一项课题,构成了由管理到指导的纵横网络体系。学校制定《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及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并将教科研成绩与职称评聘、评先树优、年终考核挂钩。制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的培训计划,树立“问题即课题,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规范的教科研管理促进了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管理机制的形成,学校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师师有特色、年年出成果”的良好局面。过去三年,学校先后完成了国家级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的“减负增效”研究》、省级课题《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研究》、市级课题《城郊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等多个课题的科研任务,既为学校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方案,又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今年,学校结合实际先后申报立项了《高中学科教研组建设的策略与途径研究》《高中教师教学投入下的激励机制研究》两个课题,直接参加研究的教师人数达31人,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当代教师不断加强专业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手段,以谋求自身专业发展。有鉴于此,学校积极尝试,搭建各种平台,以期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让教师的专业活动充满活力和希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进步的教师队伍为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有裨益的。近几年,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学校在高考、学考以及市、区质监、各种竞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并不断突破。(来源:郴州日报) 

图片文章
  • 00000_副本.jpg
  • 201805181534389565_副本_副本.jpg
  • 1524189663445005_副本.jpg
  • 1421312610134698_副本_副本.png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人才招聘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郴州文明网©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