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郴州市宜章县龙村:1+1+1>3,贫困村发生了这样的巨变
来源:郴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婧雯       发表时间:2018-11-29

  郴州市宜章县梅田镇龙村瑶族村,位于离县城区15公里的骑田岭南麓, 辖区总面积24496亩,其中林地面积19125亩,水田面积2751亩。全村共有63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34户6003人,其中瑶族114户586人。

  该村于2016年2月由原龙村瑶族村、水楼下村、荷叶塘村三个村合并而成,是民族混居的特大村,是梅田镇第二大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575人。

  龙村所属原三村都为贫困村,原水楼下村更是省级重点贫困村,也是软弱涣散村、全镇经济最薄弱村,原荷叶塘村是全县有名的信访村。合村后,新村支两委带领群众打基础、整环境、帮脱贫,村容村貌、乡风民俗大变样,由重点贫困村嬗变成先进示范村,被省市县领导肯定表扬。

龙村全貌。图片来源:宜章县委宣传部

  基础设施变了

  合村之初,因各村发展不平衡,村内道路不通畅,断头路、“水泥路”处处可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和出行。

  “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基础设施困难问题,是龙村两委支部首先要解决的。”龙村新班子成立后,村支书邝素珍与班子统一思想,研究讨论解决村民出行难、饮水难、住房保障等问题,积极争项目、争资金,动员党员群众筹资筹劳、走访谈心、调解纠纷,逐步解决道路、水利工程。

  龙村人口多、用水量大,村组居住较分散,靠挑水吃。村民都羡慕吃自来水的地方,都盼望着有一天家里能通上方便、干净的自来水。

  龙村治保主任李志云介绍,过去村内石子岭用的自来水,不仅水质差,村每月还要1500元的抽水电费。村民向村委会反映后,村支书带队找水源,与自来水厂协调,更新水管,今年7月,全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安全、达标、实惠的自来水。

  房子是农民幸福的基石。在龙村,危房、无房人口较多,许多贫困户家里住的都是土胚房,住房安全得不到保障,日子过得也不踏实。

  9组的贫困户何跃真,早年被石头砸断右腿,造成残疾,一家5口人住在山上的泥砖房中。2009年,家人搬到半山腰的煤矿值班室中居住,天晴有灰,雨天漏雨,住的也不安心。2013年12月的一个夜晚刮台风,将屋顶都吹走了,何跃真在妻子搀扶下到矿洞里躲避一晚。这一晚,何跃真想要有一个坚固的砖混房的愿望变得格外强烈。

  2016年,村支书将政策送上门,大力落实危房改造和异地扶贫政策,还垫资帮何跃真修建新房子,一家人终于住进安全、坚固新家。“孩子听话,政策又好,领导又关心,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了。”何跃真说。

  如今,龙村道路水泥硬化100%,达到组组通,安全住房100%、安全饮水100%,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完善,村民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村委会。图片来源:宜章县委宣传部

  村容村貌变了

  因煤富,因煤贫,煤矿给予村民财富的同时,也毁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自开采煤矿以来,龙溪河便成了煤窑的排污地、村民的垃圾场。采煤废弃的煤矸石堆积在龙溪河上游,经过近20年的沉积,堆积如山,下雨涨水时,这些煤矸石便随流而下,冲毁河道两边的农田、填高河床、堵塞河道。20年来,一人做,十人效,村民将生活垃圾全部倾倒在此,两岸蝇虫乱飞。

  村支两委围绕“乡村振兴20字”,首先开展卫生整治工作。今年2月,组织对龙溪河治污、护岸、河道治理、绿道建设和休闲观光打造等“六位一体”的连片综合整治行动。请来5辆垃圾车运走垃圾100余车,又请县农业开发办帮忙整治河道。投入 269 万元,通过清淤疏浚、清障拆除、水系连通、生态修复、岸坡整治等工程措施,整治龙溪河河道 800 米,清淤疏浚 1400米,岸坡整治2800米,游道建设 700 米,促使河道功能基本得到恢复,水质量明显改善。

  如今,龙溪河成了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风光带。两岸花草乔木错落有致,步道、文化长廊、凉亭,布局合理、亮丽。市领导慕名来到龙溪河边漫步时高兴地说:“住在这里比城市还舒服哩!”

  龙村的另一个环境治理典型是高家巷。谈到高家巷,附近村民第一印象便是“脏乱差”。老党员李秀太讲到:“以前的高家巷就是一个猪屎巷道,村里臭气熏天,家家养猪,猪仔在外放养,到处都是动物粪便,没有地方落脚。”

  合村之初,龙村有大小旱厕293个,高家巷更是旱厕集中点,内外旱厕共有100余个,是环境治理的难关。村支两委换届后,村委重抓旱厕革命,拆旱厕,修公厕,建游园。村里集中的69个旱厕被拆除建成了一个近100㎡的村级小游园,并配套建了1座公厕、一个凉亭,添置了多种健身器材、垃圾桶。

  如今,高家巷面貌焕然一新,垃圾堆变成了篮球场、废弃的煤场变成了运动场、空心房拆除变成了停车场,建设了美丽的绿化带,臭水塘清淤后也变成了“活水致富塘”。

  为长效保障洁净乡村,村委会专门制定了环境卫生“黑名单”,实行门前三包,每周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对卫生搞的差的,先到屋上打招呼,三次上门卫生整改不到位的,在村委会“黑名单”公布上墙;对搞的好的,通报表扬,大力营造了“龙村环境人人护”的良好氛围。

小游园。图片来源:宜章县委宣传部

  乡风民风变了

  龙村注重抓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建立了1名总支部委员联系2名经济能人,1名经济能人联系3名贫困农户的“1+2+3”帮扶带动机制,全力带领贫困户脱贫增收。2018年该村流转土地800余亩,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发展特色观光农业,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18组的陈炳田,原来因不懂养羊技术,连年亏本。去年在村里和工作队的支持下,加强了养殖技能培训,得到了技术指导,羊养殖很成功,壮大发展到了300只规模,外村群众都来学习经验。

  村内有个小水电站,年产值20-30万元,村集体经济效益有保障。最近村内还将秋收后的600多亩闲地冬种油菜,不仅给村内贫困户一个就业机会,还增收了集体经济。

  2017年,该村已实现脱贫143户共5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98%,今年将确保脱贫出列。

  “老百姓精神面貌变化最大!”县农业局驻龙村队长陈晓章在谈及龙村变化时感慨道。

  龙村采煤风光时期,村民经济条件普遍较好,但是民风较差,邻里关系、婆媳关系、尊老爱幼等方面是非多,攀比之风盛行,浪费严重。有的村民为了个人利益,故意倒石头堵路、闹事,赌博、打架等现象普遍存在。

  为了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龙村瑶族村大力推进依法惩恶、依法治乱、依法治村。对目无法纪、无理取闹的行为,村支书知晓后会移交当地派出所处理。此外,村支两委还制定了一套民约民规,提倡节俭、提倡互帮互助,让龙村的民风得到良好改善。

  为了增进婆媳、公媳关系,村内定期举行“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给获选村民发奖金,还成立了老人协会、妇女之家等小组织,使得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组里的事,我们能解决的,决不能麻烦村里来做。” 9月24日,87岁的王绪华老人带着侄媳、侄孙割除入组公路两边杂草,王绪华如是说道。类似好人好事现象越来越多。

  如今,龙村成为全县的样板,村民安居乐业,村貌焕然一新,村业欣欣向荣,先后获得了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委红旗村党支部、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县精神文明单位、县创建平安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我们不但要确保村里今年脱贫出列,还要争取创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点,乡村振兴发展走在全市前列!”村支部书记邝素珍自信满满。(来源:宜章县委宣传部 通讯员 刘从武 陈星)

图片文章
  • W020180816424402209470.jpg
  • 24c5264d-024d-4921-a036-1f58e497d56d.jpg
  • res01_attpic_brief.jpg
  • 1535336104375-3e1j2cqdntn-1.jpg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人才招聘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郴州文明网©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