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重访“全国师德标兵”盘振玉:“课堂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来源:郴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曾琰       发表时间:2019-09-10

  盘振玉,瑶族,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老师。她曾在十万大山深山老林中默默教书育人,既是老师,又是“妈妈”、校长、炊事员,一个人撑起了一所学校,送走数百名瑶山娃,多名学生考上大学,让他们走出大山,鱼跃天空。

  她二十九年如一日,扎根边远贫困的苏仙区五马垅村瑶族小学,进行瑶语和普通话“双语”教学,她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2003年被湖南省政府授予“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

  一个人的坚守并不是很难,难的是二十九年如一日。她总说,“课堂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我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学生。”

2004年9月2日,《郴州日报》发表了《情撼瑶山——记“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盘振玉》一文。(来源:郴州日报)

  2004年9月2日,《郴州日报》发表了《情撼瑶山——记“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盘振玉》一文,讲述了盘振玉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边远贫困的大瑶山区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时隔15年,本报记者重访盘振玉,听她讲讲新时代下一名老教师的新故事新理念。

  一人撑起一所学校 29年坚守无怨无悔

  8月28日,记者在湘南小学采访到了盘振玉老师。此时,她已退居二线,暑假期间,含饴弄孙。带着孙女接受采访的盘振玉有点不好意思,“记者同志,孩子比较黏我,只能带着她来。”她说话很温柔,常年的教书生涯显得气质温和如玉。

  谈起在五马垅的教书日子,她很平静也很健谈。“每一年都是一页故事,我在那里呆了29年,这29年的事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故事。”

  五马垅村位于十万大山深处,下山要走30多公里山路。1982年,已经考上高中的盘振玉被当时担任村支书的父亲说服留下来当了村里唯一的老师,这改变了她一生。

  盘振玉回忆着父亲当时说的话:“他说,孩子,你不来教书,你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你的弟弟妹妹谁来教?”

  盘振玉留下了,一干就是29年。五马垅村小学只有一间教室,实行“复式教学”,全校只有9名学生,包括3名学前班学生、2名一年级学生和4名四年级学生。这里的孩子从小说瑶话,盘振玉要使用汉瑶“双语教学”,让孩子们在学前班和一年级先过语言关,从二年级才全部用普通话。“这比一般的教学要花更多工夫。”盘振玉说。

盘振玉在支教点跟孩子们在一起。(来源:郴州日报)

  刚入学的孩子不敢大声说话,不敢举手提问,更不敢唱歌跳舞,盘振玉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每周安排一节“聊天课”与孩子们直接沟通,给他们讲故事,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山区居住分散,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盘振玉就让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在学校住宿。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她说服丈夫,搬到学校来住。除了上课,盘振玉还给孩子们做饭、洗衣服、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和学生同吃同住的盘振玉,自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从学校到乡卫生院往返要一天时间。她自学了不少医护知识,能识别近百种中草药,懂得数十个医药土方。学生拉肚子了、胳膊脱臼了、脚崴了……这些常见的伤病,盘振玉都能就地解决。

  29年中,盘振玉曾有三次机会调到山下工作,但她都选择了留下,无怨无悔。29年来五马垅村小学入学率达100%,盘振玉实现了要让瑶家弟弟妹妹们一个不少都读书的诺言。

  重新归零又出发 费尽心血创名校

  2011年6月25日,因工作需要,盘振玉离开了她工作29年的五马垅村瑶族小学,下山担任湘南小学副校长,分管后勤、项目建设、工会等工作。“我是带着感恩的心进城的。”盘振玉说,“五马垅小学的学生都到塘溪中学就读了,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也放心了。”

  从山上到城里,从教师到副校长,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岗位,不变的是初心,都是一切为了学生。

  “当时在新岗位上,我就是一个新丁,操作电脑不熟练,管理经验不足……”在新的岗位上,她给自己设定了重新归零的目标。

  湘南小学成立于2011年,当年9月1日开始招生。作为一所新建学校,万事开头难。盘振玉和她的同事为了把这所新学校办好,费尽了心血。

  建设过程中,盘振玉与校级领导一班人,向上争资立项150万元,争取财政资金补助2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在这期间,盘振玉没有休过一个暑假。每年暑假,她利用这个机会,集中推进项目建设,补齐学校硬件短板。先后完成塑胶跑道、实验室、功能室、多功能报告大厅等6个学校建设重点项目,保证了验收一次性通过。

  虽然管理任务繁重,但盘振玉坚持每周上4节校本教材“诗颂”课,让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中提升修养,熏陶情操。她还根据一年四季时令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写景诗让孩子们读,让大家从小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对于高年级学生,她还会安排一些现代诗让大家读,在诵读中树立远大理想,磨练吃苦耐劳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湘南小学工作的七年里,她先后协助校长完成了省级合格化学校创建,开设了郴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对于上级安排她主讲的每堂师德教育讲座,盘振玉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故事,绘声绘色,用心用情,让青年教师从她身上得到启迪与教化,让大家明白教师的神圣职责。目前,她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吸引着全校20多名教学骨干参与,每年都有课题获奖,多项教学创新被上级表彰。

  对待学生,她依然有着“妈妈”式的关怀。每天课前和放学,盘振玉都守在学校门口,叮嘱学生不要吃“垃圾食品”,不要把“垃圾食品”带进校园。一下课,她就在校园内到处转悠,发现乱丢垃圾的孩子,就引导他们把垃圾丢进垃圾桶,从小养成讲卫生、重公德的品性和行为习惯。有一次,三年级三班的李玫捷同学扭了脚,单脚跳着走路十分吃力。盘振玉看见了,马上背着她把她送回家。在她的工作笔记里,记录着几十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对于这些孩子,盘振玉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她经常电话联系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她及时指出孩子的不足,让孩子在学校、班级的大家庭中学会成长。

毕业不忘师恩,湘南小学学生们毕业后回校看望盘振玉。(来源:郴州日报)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017年,盘振玉办理了退二线手续,再次成为一名普通教师,依然坚持到学校上课。但因为是退二线的校领导,学校安排的课程不多。

  “看到年轻老师这么忙,我心里过意不去。”盘振玉想法很朴实,总想为学生们做些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苏仙区号召老师们去支教的活动,就立即报了名。虽然是先斩后奏,但家里人非常支持她。其实那时候她孙女出生不久,也正需要人照顾的时候。

  想都没想就报了名,看着孙女,盘振玉很内疚。“孩子们更需要你,你就是一辈子教书命。”其家人反而这样劝告她。

  2018年,盘振玉主动请缨到比较偏远的苏仙区邓家塘两湾洞教学点,开始了支教生活。

  “扶贫要先扶智。”在贫困山区呆了几十年的盘振玉深知这点,虽然是支教,但她认真备课,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为每个孩子建立单独的档案。几十年的教师生涯,很快就让她跟孩子们打成一片。

  “我很喜欢盘老师,她上课很好玩。”“她像妈妈一样很有耐心。”“她跟我们做游戏。”当记者问起为什么喜欢盘老师时,学生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说。

  “盘老师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都是我们的表率,我很受感染。”

  “跟着盘老师,我的教学研究意识更强了。”“是的,长进不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邓家塘两湾洞教学点的教师感慨着支教的盘老师带给他们的变化。

  每天看到这些淳朴的孩子,盘振玉就想在这有限的支教时间里,尽可能地多为孩子做点什么。尽管教学任务很重,尽管工作上困难很多,她还是一如继往,不会少批改一本作业、一份试卷,不会忽视每一堂课的每一分钟。她仍乐此不疲,说是学生给了她动力,只想把美丽的梦留给农村的孩子。

  今年,盘振玉依然打算去支教。“我离不开孩子,孩子也离不开我。”

  个人荣誉

  ●2003年10月 获得湖南省农村教师突出教师贡献奖

  ●2004年9月 获得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2005年4月 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5年12月 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1月 获得2004年度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

  ●2005年12月 获得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

  ●2009年9月 获得新中国60年湖南最具影响劳模提名奖、湖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记者手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采访盘振玉过程中,我理解了“平凡中见伟大”这句话。盘振玉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在岗位上做到极致。

  一个人的坚守并不是很难,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哪怕是退居二线,年过五十,心里想的依然是教书,念的依然是学生。盘振玉诠释了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

  盘振玉在日记中写道:“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这是诗人写出来的,我倒认为这是做出来的。只有认真做了,才会有这种体会。现在有这么多人支持我,我会更加忠于职守,让我们这个职业放射出更多光辉。”

  知行合一,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为盘振玉点赞!(来源:郴州日报 通讯员 李江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人才招聘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郴州文明网©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