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重访“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曾宪国:“乡亲们的需要 是我最大的动力”
来源:郴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廖骏       发表时间:2019-08-20

  曾宪国,中共党员,中国蛇伤防治与蛇类资源医用研究会会员,郴州市永兴县黄泥镇东泽村乡村医生。24年来,他接诊普通患者15万余人次,救治蛇伤患者3000余例,减免贫困家庭患者的医药费50余万元,给贫困群众捐款和捐赠各项公益事业资金20余万元;获得“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

郴州日报于2012年11月28日刊发了《妙手仁心——永兴“最美乡村医生”曾宪国的故事》,引起读者强烈反响。(郑翔 摄)

  曾宪国,永兴县黄泥镇东泽村卫生室的一位乡村医生。郴州日报于2012年11月28日刊发了《妙手仁心——永兴“最美乡村医生”曾宪国的故事》,对曾宪国的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

  再次探访曾宪国,救治蛇伤的故事在更新,百姓的赞誉在延续,患者为上的初心价值在升华。

  面对记者,他回顾24年的乡村医生生活时说道:“做乡村医生确实很苦很累,责任重,压力大,收入少,生活很不规律,曾经有朋友多次极力劝我放弃这份职业,投入商场赚钱,可我从没犹豫过,每次都是婉言谢绝。我想:乡亲们信任我,需要我,我改行了,乡亲们就不方便了,救死扶伤是我的初心,乡亲们的需要是我最大的动力,只要乡亲们有需要,我就会坚守。再说,虽然物质上并不富裕,但我喜欢这份工作,我也很享受这份工作,这份工作更能让我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苦学蛇伤治疗技术

曾宪国为蛇伤患者治病。(来源:郴州日报)

  湘南山多林密,毒蛇较多,患者非死即残,当地人谈蛇色变。

  1997年5月,邻村年仅29岁的曹满财被银环蛇咬伤致死,其父母妻子悲痛欲绝的场景,深深地刺痛了曾宪国。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蛇伤治疗技术,不让悲剧重演。

  由此,曾宪国踏上了求学之路,上莽山、赴广州学习蛇伤救治技术。经过不懈努力,学业有成的曾宪国对于救治蛇伤也充满信心。

  2005年,6月28日深夜,曾宪国接到电话,得知七甲乡清塘村王玉宝被一条五步蛇咬伤,生命垂危。

  曾宪国回忆道:“当时,王玉宝病情特别危重,全身瘀斑,口腔流血,手臂高度肿胀并布满了葡萄般大的血水泡。”

  曾宪国通宵抢救之后,王玉宝的生命体征仍不平稳。曾宪国毅然决定把王玉宝接到自己的卫生室。经过23天的精心救治和悉心照料,王玉宝终于闯过了“鬼门关”。事后,村民王满珠由衷地感慨道:“像他这样的病人,只有曾医生能给他治好。他病情那么危重,家里又那么穷,一般的医生怕担风险,怕收不到医疗费而推辞,而曾医生却不顾一切地为他救治。”

  蛇伤的难题一个是救命,另一个就是残疾。救命对于曾宪国算是驾轻就熟,可蛇伤导致的大面积局部溃疡的问题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对此,曾宪国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断实践,总结出了中西草药并用、内服外敷的独特疗法,破解了大面积局部溃疡的蛇伤医学难题。蛇伤溃疡外治疗法也在2017年获得了“湖南省中医药专长绝技项目”。

  今年5月24日,资兴市清江镇李恒山在田地做事时被眼镜蛇咬伤,导致右手手背全部溃疡。

  “如果不到曾医生这里来治疗,我整个右手就没了,以后的生活将怎么办。”回想整个治疗过程,李恒山心里又担心、又庆幸。

  “你放心,你的右手还在,不会没了。”曾宪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对于曾宪国的表态,李恒山举起右手的大拇指为曾宪国点赞。

  曾宪国告诉记者:“每次看到被毒蛇咬伤的村民流露出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时,心头就会涌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次从死神手中夺回村民的宝贵生命时,心里就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那种感觉无法言表。”

  曾宪国治疗蛇伤的高超技艺在郴州市乃至湖南地区都广受赞誉,声名远扬,不少蛇伤患者都慕名前来就医。截至目前,曾宪国救治了永兴、安仁、资兴、耒阳、衡山、攸县、茶陵等20多个县(市、区)的蛇伤患者3000多例。其中,濒临死亡的135名,129人避免了截肢致残的后果。

  救人助人是人生信条

曾宪国为贫困户免费检查身体。(曾西林 摄)

  曾宪国始终坚持“救人第一,病人至上”的行医原则,视病人如亲人,只要病人一到,不管有没有钱,先尽全力救人,并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015年夏日的某一天,永兴县柏林镇金盆村的村民王远城在家中被蝮蛇咬伤。经过朋友的介绍,王远城来到曾宪国的卫生室。

  曾宪国一看伤情,右手中指已经全部溃疡。他二话没说,立即进行了治疗。

  第二天,王远城在输液还没输完的情况下,执意要拔掉输液管,赶着去参加亲人的生日宴。曾宪国耐心给他做工作,让他安心养病,这是特殊情况,亲人会理解的。

  王远城说:“曾医生免费为我治好了蛇伤,并且还热情地招呼我在家里吃饭。他的这份恩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样免医药费的事情,曾宪国经常这样做,久而久之,感恩曾宪国的病人越来越多。曾宪国说:“钱乃身外之物,救人一命的成就感比金钱来得更快乐。”

  医者的仁爱之心不仅仅体现在患者身上,曾宪国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帮扶本村及周边村的贫困户及五保户。

  “好、好、好,我马上就送过去。”今年8月13日,正当记者采访曾宪国时,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挂了电话,曾宪国对记者说:“对不起,刚刚村里人说黄承根家没米了,我要赶快把米送过去。”

  解释完,曾宪国肩背医疗箱,手拿四袋米,就奔去黄承根家。一路上,曾宪国向我们介绍,黄承根夫妻膝下无子女,有一个养女又身患癌症,由于年老体迈,几乎没有劳动力。

  来到黄承根家中,曾宪国耐心询问了其妻子曹金凤的生活、身体状况,并打开医疗箱为其检查身体。曾宪国说:“要多注意身体,刚刚给您的药要按时吃,有什么困难随时打电话给我。”

  临走时已是傍晚,曾宪国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在晚霞的烘托下,身影分外美丽。

  “中国好人”、模范共产党员曾宪国的爱心如春风般温暖着困难群众的心。截至目前,曾宪国帮扶了100多户贫困户,捐款捐物资金达20余万元。

  夫唱妇随服务乡村

义诊返回时,已是夕阳西下,灯火阑珊(曹高林 摄)

  “妈妈读了这么多的书,就留在这个小农村,不值得。”这个暑假,在一次父女聊天中,曾宪国的大女儿突然说出这样的话,让曾宪国很愧疚。

  大女儿的话让曾宪国觉得女儿长大了,也需要指引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曾宪国告诉女儿:“大城市多你妈妈一个不多,少你妈妈一个不少。但对于农村来说,他们是很需要爸爸妈妈。”

  2002年秋天,大学刚毕业的蒋艳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曾宪国的身边,两人随即成婚。由于工作忙,夫妻俩几乎没时间浪漫,只有不分昼夜地治病救人,只有无怨无悔地忙里忙外。 回望夫妻二人17年的婚姻生活,曾宪国深知亏欠自己的妻子太多、太多。

  2009年,妻子蒋艳考上了新疆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前,蒋艳面临着一个艰难选择:她所学的儿科专业在大医院非常吃香,硕士导师几次极力挽留她在新疆的医院工作。

  当夫妻俩在电话里聊起这个事的时候,曾宪国说:“没有关系,你留在新疆,我到时候跟着你过去。”曾宪国这样逗着蒋艳。知夫莫如妻,蒋艳很清楚丈夫是和自己开玩笑的,他不可能放下他所钟爱的事业。

  就这样,尽管蒋艳很留恋和期待大城市的生活,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都市的繁华生活,选择继续陪伴在丈夫身边。这一陪,又过去了七年。

  如今再谈当初的选择,“我不后悔,我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值得。”蒋艳说,曾宪国在湖南更能体现价值,也需要她这样的帮手。虽然平台小,没关系,作为一名医生,只要可以治病救人就可以了。

  谈及未来,曾宪国表示:“我和妻子还将继续坚守在这个岗位,一直为乡亲们服务,为老百姓谋幸福。同时,也将积极普及蛇伤科普知识,推广蛇伤救治和大面积局部溃疡的外治疗法,把这些技术发扬光大,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曾宪国个人部分荣誉

  ●2013年1月,荣获“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称号

  ●2013年10月,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2015年4月,荣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2015年10月,荣获第五届“湖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2015年10月,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6年11月,荣获首届“湖南省群众最信赖的健康卫士”称号

  ●2017年9月,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2018年1月,荣获最受群众喜爱的“三湘好医生”称号

  ●2018年12月,荣获“感动湖南人物”称号

  记者手记

  乡村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事情,这就是曾宪国。他曾说过:“乡村有广阔的天地,乡村更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广大的乡村是中国社会的最基层,大多数人并不愿意留在乡村工作,长期留在乡村就更不愿意了。因为环境、待遇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但乡村却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那里的群众更需要帮助。

  曾宪国的行为说明了一个道理,乡村的舞台也很大,只要肯勤奋、肯钻研、肯付出努力,同样会大有作为,同样可以很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来源:郴州日报 通讯员 郭亮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人才招聘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郴州文明网©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