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郴州市桂阳县举行扶苍山祈福 传承女娲伏羲文化
来源:郴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梁焕鑫       发表时间:2017-04-13

  4月11日,郴州市桂阳县在扶苍山举行女娲伏羲民间祭典,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当天,开展了还愿、求嗣、演卦、女娲拳及太极拳表演等活动,弘扬始祖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此次活动由郴州市女娲伏羲文化研究会、桂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桂阳县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承办。省、市文史研究有关专家,桂阳县直部门、单位及乡镇、街道办事处代表,社会各界代表、群众等近500人参加活动。 扶苍山位于桂阳西北处,海拔1249米,整个山势雄浑拔峭,山体高大巍峨,山上怪石嶙峋,造型奇绝,令人惊叹。

  相传山顶的团山石为女娲匡扶苍穹,炼石补天之处。女娲曾在此炼石补天,匡扶苍穹,因名扶苍山。山上石景如女娲补天、定天神鳖、观天石、补天石等都与女娲伏羲传说有关。在扶苍寺遗留的碑文中还有刻女娲补天的传说,为我国研究女娲伏羲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女娲补天的传说,在全国广为流传。据悉,每月农历初一、十五附近百姓都会上山祭祀,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扶苍寺遗留的碑文中还刻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为我国研究女娲伏羲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扶苍山在桂阳县西北约70余公里的白水瑶族乡境内,向南经黄岭绵延至原泗洲乡;向西北蜿蜒至紫顶山,与紫顶山交合处,山势汇聚冲北,直达常宁市。山体挺拔巍峨,“昂出参天”,四周陡峭,五彩石遍布,造型奇绝。山顶植被主要是草甸,辅以地衣等苔藓类植物,山腰有大量的灌木、竹枝和黑松,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扶苍山主峰海拔1249米,站在山顶,可以看到衡阳、耒阳、新田、祁东、祁阳、常宁、桂阳“三州八县”的山川,一山耸立,万山拱卫,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纵目四望,一条条山川酷似蛟龙奔腾,大地万物色彩斑斓。山腰谷地间,村庄星罗棋布,梯田层层叠叠,一片连着一片。

  扶苍山雄浑瑰丽,一年四季风光不同。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春水满田间,梯田如串串银链。暮春四月,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盛开,层林尽染,与奇石、梯田、云山雾海构成一幅瑰丽的风景画;夏季,夜宿扶苍山观日出,可见红日初升,如同吐着烈焰的火珠滚滚而出,霞光照彻天边,震撼心扉;山上万木吐翠,山下禾苗青葱,似排排绿浪,碧波万顷;秋日,晨昏时,山顶景物身披云雾,忽隐忽现,恰似天庭灵霄宝殿。晴天丽日下,山势宏伟壮丽,成熟的稻子如同遍地黄金;隆冬,瑞雪纷飞,如白玉堆砌云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扶苍山是最典型的奇石文化展台。半山腰的巨石上,有形似脚印的石痕,名“一步登天石”。不远处,有段十几米长的“回音路”,脚步踏过,发出清亮的回响。南面山坡上,一尊约上百吨的大石头,酷似一只蹲伏的神犬,形态专注地守望着山下的村寨。峰顶全是石头磊起,漫山遍野的石头如同经过刀剁斧削一般,有的菱角分明,有的浑圆如蛋,有的又像人为叠起。不计其数的五彩石,静卧峰顶,似乎在向苍天诉说未尽女娲补天之用的遗恨。

  扶苍山主峰巨石相拥成团,当地人称之为“团山石”,又因有“天鹅下蛋孵化成石”的传说,也叫“团子石”。表面看是褚灰色花岗岩,内质却五彩斑斓,是为“五彩石”。团山石高约20米,占地数顷,周围悬崖峭壁,雄浑苍然。不同的角度,团山石呈现不同的形状。从东面看,极像一个巨大的人首蛇身女娲像,脸型丰润而端庄,又显露出娴静;从南面看,像一头巨狮静卧山峰;从西面逶迤的山脉连起来看,又像一条巨龙的龙头,龙身蜿蜒大地,龙头昂然奋起,似有吞云吐雾、撑天揽地之势;从北面看,恰似一个巨大的石龟引颈抬头,傲视苍天。团山石的西南面,有扶苍山庙。庙宇依托团山石而建,一半显露于山外,一半隐掩于团山石斜洞之内,与山体浑然天成,构成一个富有天然意味的全石质建筑。西面是百丈悬崖,一堵石砌围墙外悬深谷,壁立千仞,堪称悬崖上的文明和壮观。

  扶苍山庙的西北面,有一处奇绝的景观,从东北面的小山坡观望,它由九块重约数十吨的巨石天然叠合而成,三行三列,三三得九,如同竖起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有规则地排列,酷似一幅蕴含天地万物衍生之机理的九宫图,人们称之为“九宫石”。第三列则突兀凌空,悬而不掉,令人拍案叫绝。

  从南面的山坡看,一尊处于下方的麻石,状若人形,头戴风帽,身背巨石,手脚扶地,似乎从山下背负巨石,艰难地爬上扶苍山顶。稍上方两幅巨石,如同两个人并排迎候,栩栩如生。此石名为“负石补天”;再走近,其中一块巨石的顶端,有一块稍小的石头,如同一只乌龟,爬上巨石顶端抬头仰望,又像带着负石者爬上峰顶,因此名为“神龟引路”。

  距团山石南面不远处,有一巨石,浑圆如鼓,面平如削,直径达10余米,远远望去,好像一只巨大的石鼓,人民称之“震天鼓”。巨幅石鼓屹立于山崖边,令人叹为观止。扶苍山也因为有此“苍山鼓”而名震八方。不远处有一块上粗下细、矗立山顶,仅一小石支撑其一角的“玉壶石”。

  山顶西侧有一块巨石,形同一只巨大的鳖,不见四肢只见鳖壳,匍匐山间,回首观望。相传女娲补天后,斩神鳖四肢支撑天穹,神鳖在此化为巨石,人们将此石命名“定天神鳖”。

  山顶有一巨石,侧面看极像一个巨人的头像,有直挺的鼻子,明朗的嘴,耳朵轮廓分明,头部隐藏天使之翼。站于稍远处观看,似乎一个巨大的人头倚于山头,仰观天象,因此取名“观天石”。

  在团山石南面的一座山坡上,有一处凸自矗立的巨石,高约三米,宽约五米,由两块巨石排列,形成一个阴阳交替的形状,当地老者称此石为“阴阳石”。据颇懂阴阳八卦的学者介绍,这就是一处阴仪和阳仪的二重结合石,两块巨石一阴一阳,按卦序分两向横向排开,即是一个非常规律的排法。

  扶苍山四周,居住汉、瑶同胞十几个村寨,人们依山开田,种植水稻。独特的地型地貌决定了扶苍山梯田的面积,大的一亩多,小的只能栽三五行禾的“带子丘”,最小的碎块田仅有簸箕般大。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连绵成片,规模宏大。炊烟袅袅,线条流畅,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古朴美、文化美。尤其是随着水稻的生长变化,呈现不同的景色。

  清明时节,扶苍山方圆十万亩的杜鹃花相继绽放,有红色、紫色、粉红色、黄色,各色杜鹃花绚丽多姿,蔚为壮观,有的生长在悬崖巨石的石缝中,形成“石头开花”的奇特景观。

  位于团山石的西南面,托团山石而建。南面有一堵石墙和一扇石门,从石门进入石廊,右边有一石室,大概是作接待香客用的。再往前走,则见庙的主体,一半山墙,一半是上部凸出的凌空巨石,下部是凹进的石穴。主殿是石砌的拱形石屋,盖U形石瓦,殿堂正面朝西,两边各有一间居室。据说,庙北侧有四座罗汉塔,凌立在绝壁之上,如今已无痕迹。整座庙宇均以花岗岩条石构筑,除了门叶以外,看不见一木一砖。门框、门槛,墙壁及室内祭坛、神龛、香炉,都以石雕成器。屋面用长条石梁、石檩、石椽构筑,尤其是那盖瓦更为奇特,以一块长宽一米的花岗岩板材,凿成U形,两边凿槽,架设在主殿石橼上,任凭狂风暴雨,巍然不动。石头砖,石头墙,石头瓦,石头屋顶,这种依托山势巨石造化而建的全石质建筑,在湖南的寺庙建筑中,风格独秀。

  扶苍山庙最早为女娲庙,其始建年代无考。相传远古时期,女娲伏羲涉足桂阳大地,民间世代相传关于女娲、伏羲在桂阳的故事传说。 扶苍山方圆百里的民众自古有上山求雨、求嗣习俗。据说,古时若逢旱年,民众以三牲、五谷为祭品,上扶苍山顶求雨,天黑时则点燃柴草为篝火,做法事、跳傩舞,日夜不息。不出三天,必定天降甘霖。民众感恩女娲功德,在此建女娲庙、塑女娲神像、立神位。扶苍山庙初为茅舍,后民众合力建砖木结构的庙宇。因山高风劲,砖木庙宇屡屡坍塌,人们便就地取石材,依托团山石天然洞窟构建石舍,以供敬奉、祭祀。

  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道、佛、儒三教互相包容,又屡遭贬诋和扶持,时兴时衰。扶苍山庙初为道教场所,供奉女娲、伏羲神像。随着皇权对佛教的支持,“天下名山僧侣占”,扶苍山也不例外,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佛像也被僧侣“请上”扶苍山供奉,庙也一度被称作“寺”。不过,历代住持扶苍山庙的僧尼,都没有数典忘祖,一直保留“庙”的名号,一直女娲的神位。明清以来,扶苍山庙历经多次重修。庙内遗存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重塑金身碑》和香炉铭刻,还有明、清及民国期间历代重修扩建庙宇院舍的碑刻。有残存的《女娲神像碑》记载:“……诸圣之位既设,而女娲之像未列,未免歉然……”于是“塑女娲并金童玉女其神三尊在座。”此外,还有捐赠者姓名的记载。

  清咸丰时,户部侍郎、山东巡抚陈士杰对扶苍山可谓情有独钟,他数次登上扶苍山,捐资重修扶苍山庙,今存有他撰写的《重修扶苍山寺记》石碑,碑文被《桂阳直隶州志》收录,足见文采之高,影响之广。

  殿堂门楣上,刻在石墙内的“扶苍山”三个大字刚正秀气,是为陈士杰所书,至今清晰可辩。按常理说,门匾是一处建筑的名称,陈士杰为什么仅题写 “扶苍山”三个字,而不改成“寺”或“庵”呢?也许,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他在《重修扶苍山寺记》刻碑文里,碑首虽为“扶苍山寺”,而碑文里却全部称作“庙”!寺与庙,在民间使用时虽有混淆,但是,人们都明白,供奉女娲娘娘、三皇五帝之所为“庙”,而绝不是“寺”!清朝以来,盛行喇嘛佛教(藏佛),扶苍山庙也由女尼住持,鲜有和尚,也是敬畏女娲为“古之神圣女”的至尊地位。

  千百年来,乡民不辞辛劳,徒步上山焚香祭拜,络绎不绝。仕宦名流登高观光,赋诗作文,捐资维修扶苍山庙,刻碑立传,以颂功德。二十世纪50年代,县内考古者上山,还见刻满文字的石碑遍布庙宇内外。由于新中国对封建迷信的遏制,佛、道、儒也受到冲击,大部分石碑不知所踪,庙宇也在风雨侵蚀下几成废墟。但仍有不少乡民、信士,常来荒墟的庙宇前悬幡祭祀,祈福求祥。(来源:桂阳县文明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人才招聘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郴州文明网©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